欢迎来到七色光开阳教育集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家长服务>>家长大学

    提醒父母:带孩子玩水,这些知识必须掌握!

    点击数:75212018-08-11 00:00:00 来源: 七色光教育|开阳中学|七色光幼儿园|七色光小学|邯郸幼儿园|丛台区七色光幼儿园(连城园)

             这两天“北京双胞胎女孩在青岛失踪”备受关注从搜救现场传来消息失踪的姐妹遗体均已找到真的太痛心了!一开始,孩子的母亲并不相信孩子在海中,“因为当时海里还有很多成年人,如果有孩子在挣扎,而且还是两个,肯定能发现异常。”

             小编在看到这则让人心碎的消息后,不禁想起曾看过这样一条视频。一个5岁的孩子在游泳池里溺水,但周边经过的成年人,没有一个人发现。


    孩子在水里足足挣扎了3分钟,这3分钟应该是孩子经历过最绝望的3分钟吧!


    当时在观看这个视频的时候每一秒都看得很揪心,每一秒都期待有人赶紧救起孩子。庆幸的是最后终于被一位母亲发现,将男孩救起,使男孩免受永久性伤害。




            孩子挣扎了足足三分钟没人发觉;发个朋友圈孩子就不见了;不相信孩子在水中。可见大多数家长们对水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那么暑假带孩子去海边游玩你需要注意哪些呢?

    01

    溺水是悄然发生的


            其实,绝大部分人关于溺水的误区:溺水的人会呼救,会挥手大喊,会使劲扑腾,总之,会发出求救信号,吸引周围人的注意。但人真实的溺水状态完全不是这样,尤其是孩子。他们不会呼救,他们不会使劲扑腾,他们也不会挥手。和电视剧里描述孩子溺水会大声呼喊的画面,截然不同。


    孩子溺水时,很难发出声音的。



    在周边人看来,处于溺水状态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异常。他们会站立,头微微仰着,双手在水里划动,就像在潜水玩一样。


            没错溺水的人是静静站在水里,而不是平躺在水里。如果看到有孩子这样在水里,请大人们不要怕麻烦,不管是不是你孩子,请大声问一下这个孩子是否还好?孩子溺水的真正状态,就是不会呈现什么异常状态。所以,再次提醒父母:带孩子出去玩水要上点心,发现孩子安静下来要立即行动,那不是在玩水,玩水的孩子不会安静,那是碰到了危险。

    儿童溺水防护的8个要素




    儿童溺水后的7个施救方法







    02

    继发性淹溺


             淹溺后短暂恢复数分钟到数日,最终死于淹溺并发症者为继发性淹溺。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个10岁的小男孩,有一天和妈妈在泳池玩了一个下午。之后,两个人走路回家。回到家之后,小男孩洗了个澡,说困,就躺在床上午睡。1个小时后,妈妈看小男孩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她试图叫醒孩子,可是孩子已经完全没有反应,脸上被海绵一样的白色泡沫覆盖着。孩子送到医院,已经死亡了,是溺死的,对,溺死的。



            “继发性淹溺”,即淹溺后,大部分人都有肺损伤,并可能继发肺水肿甚至呼吸窘迫综合症,也可能出现支气管炎或肺脓肿等。如果在溺水后24小时内死亡,就可以被定义为继发性溺死,约占淹溺者的1-2%。继发性淹溺的人会出现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极度疲倦的症状。家长们在孩子游泳结束后,也不要轻易掉以轻心,发现孩子有不适,立即送往医院。



    03

    当心“离岸流”


    离岸流,又被称为回卷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



            离岸流的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一般在30~50米之间,有的长达700~800米。这束水流虽然不长,但速度很快,流速可高达每秒2米以上,每股的持续时间为两三分钟甚至更长。据警方调出的录像显示,双胞胎姐妹裴元槿、裴元桐确实属于溺死,当时,一股大浪拍上岸边,将两姐妹卷入海水之中,落水的地点距离母亲只有仅仅几米的距离。北京日报的记者咨询了此次搜救的“山海情”救援队,据介绍,女孩遇难的原因暂时无法确定,不过在沙滩上触水,确有可能被离岸流卷走。

            离岸流具有以下“夺命”特征:流速快流速每秒2米,甚至更快。每股的持续时间为两三分钟甚至更长。隐蔽性离岸流往往暗藏在波光旖旎的海面下,成为海滨浴场的最大危险。



            突发性离岸流会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离岸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它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与因猛烈撞击而发出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不可预见性离岸流的强度和状态因波浪、潮汐、天文、风力风向等多种因素而改变,所以不可预见。它有巨大的能量,有时连海面上的救生艇也会被吞噬掉,因此一旦遇上离岸流,会十分危险。流颈是最危险的地方,不但狭窄流急,而且因高速产生的负压还会将靠近的游泳者“吸”入。


    遇到离岸流怎么办?


    离岸流最危险的地方是流颈,当遇到离岸流时,请迅速以平行海岸的方向往两侧游,再借用两侧波浪的向岸推力游回逃生!




    如果直接逆流游回海岸,很可能消耗体力,依旧还被离岸流席卷而走!


    如果流速很大,无法侧游,保持冷静!顺着水流方向游到流头,再向两侧游,借助海浪的力量游回。


    04

    关注退潮时间


    家长们在带孩子去海边玩之前要查询所在海域的潮汐预报,游泳需避开涨潮和退潮时间。


    游泳退潮时的危险远大过涨潮,更容易被推离岸边较远的地方。潮汐是由于月球吸引造成的,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



            普通涨潮是海浪一波波往岸上冲,只要不是天文大潮,不会有很大问题。不会游泳的话,最好穿救生衣下海。救生衣要选择安全系数高的,海边卖的救生用品往往质量不高,建议家长提前给孩子准备。


    05

    不要把身体埋在沙子里


    有多少人去海边是这样玩的:



           殊不知,把身体埋沙子里很!危!险!

           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沙子是松散的,它们之间存有空气,可以相互滑动,人在沙子里容易松脱开。但沙子一旦进了水,情况马上就不一样。水会把沙子之间的空隙填满,沙子没有松散的空间,就会把埋在沙子里的人“吸”住,动弹不得。如果孩子非要埋沙子里玩,家长必须注意:


    • 不找过分松软的沙滩,且要选择人多的地方。

    • 孩子身边保证时刻有家长看护。

    • 沙坑别挖太深,深度不宜过膝,最少也不能过孩子的腰,头部和胸部任何时候都不要埋起来。

    • 别人挖的深坑,别过去踩。

    • 见到涨潮迹象,立刻离开。



    06

    其他

    去海边游玩,家长还需要注意这些事项:

    ●小心沙子里的玻璃渣、碎贝壳。

    ●剧烈运动后、饭前饭后不要游泳,游泳前做好热身运动。

    ●游泳圈 ≠ 救生圈。儿童下水带上游泳圈。必要的话,也要带上救生圈。

    ●带上浴巾,孩子抵抗力弱,长时间在水里泡着出水后让孩子披上浴巾会暖和很多。

    ● 给孩子带一双袜子,玩完水后先穿袜子保暖,脚不太凉后再脱掉。

    ●如果方便把帐篷也带上,中午时让孩子小睡一会。.

    ●耳朵进水: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脚单脚跳几下。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
招生招聘| 校区分布| 实体部门|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5 七色光开阳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8028574号-1  【站点地图】
    技术支持:河北网加思维